泉州晚报数字报
“粉猴”,嘿嘿,你千万别误以为是一种什么灵长类动物的名称,我们这里方言指地瓜粉团。街市上,有些酒肆饭馆的招牌上直接以“粉猴”作为招牌菜,悬于显眼处,你若非本土人士,可能很难理解此为何物。
之所以称粉猴,此美味原材料之一为“薯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瓜粉。薯粉加水后黏聚性很强,很快就会凝成团状或糊状。肉裹上薯粉,家乡人称为“肉猴”,海蛏裹上薯粉,呼作“蛏猴”,海蛎裹上薯粉即是“蚝猴”。
家乡方言虽以闽南话为主,却杂糅着多种乡音,说来奇怪,同为家乡人互相听不懂对方说的话是常有的事,时而反要用普通话来解释。在家乡流传这么一句话“跳过一条沟,乡音跟着跑”,原因在于家乡的北面毗邻仙游,南面紧邻惠安,弹丸之地介于从莆仙话向闽南话过渡地带。
地瓜粉可与很多东西混搭,丝毫不影响口感,反而更丝滑。比如,瘦肉不管是炖、卤还是红烧,有时会很柴,若加上地瓜粉去煮更嫩。地瓜粉除了加肉,还可加鱼脯、花菜、萝卜、干香菇……就成了我们这里的一道“名小吃”——粉猴。很多人爱吃粉猴,每逢周末回家,我会让妈妈煮一顿唇齿留香的粉猴,这是我心心念念的美食。
粉猴的烹饪看似简单,许多人却经常煮不熟,里面会夹生,实则煮粉猴也有一番讲究。制作粉猴时,要选用上好的地瓜粉,细腻且无杂质,这样成品口感才会更加滑嫩。
切几块三层肉、备几条挑去细刺的巴浪鱼、加几粒炒花生、掰几朵洗净的花菜,备好待用。接下来,开火热锅,把三层肉爆炒出油香,放入巴浪鱼、花菜等佐料翻炒至熟,盛出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薯粉干拌均匀。煮的时候,根据人数多寡,在锅中放适量水,大火煮开。此时,一定要用锅中滚沸的沸水徐徐浇入那些已干拌好了的薯粉中,然后用筷子用力搅拌均匀。热水的量一定得控制好,这也是煮粉猴最为关键的步骤,稀稠得控制好。稠了,可以再添水,要是稀了,稍后入锅就会散了,不会成“猴”。粉猴越是搅拌,越是嚼劲十足,为了好吃,搅拌时有时连吃奶的劲都得使上。最后,锅中的水沸腾后,用勺子把粉猴一团一团放进锅里,大火煮开。这时候也得注意火候,既要保证粉猴煮熟煮透,又不能煮得太久导致口感过于软烂。再搭配上调料和汤汁,加上几许青菜,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粉猴就做好了。
粉猴的口感独特,既有地瓜粉的滑嫩,又有三层肉的油香和巴浪鱼的鲜美,再搭配上汤汁的浓郁,让人回味无穷。在家乡,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还是高档的酒店餐馆,都能找到这道美食的身影。其味不仅是乡土至味,更化作离乡游子牵肠挂肚的舌尖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