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世界杯_06年世界杯梅西 - hello186.com

阿根廷对英格兰 (1986年世界杯足球赛)

2025-05-12 07:36:45 世界杯重播 5336

赛前事件

编辑

两队的球迷在比赛开始前就在墨西哥城的街道上以及球场里爆发了肢体冲突[15],最后几名英格兰足球流氓被殴打住院,数面旗帜被阿根廷极端球迷组织“Barra brava(英语:Barra brava)”偷走。这些旗帜后来在数场阿根廷足球甲级联赛的比赛中被博卡青年队球迷在赛场上展示[16]。

上半场

编辑

两队在比赛开始阶段互有攻守[13] ,不过阿根廷在随后的时间里逐渐主导比赛。马拉多纳为阿根廷创造了很多进攻的机会,但都被英格兰队门将彼得·希尔顿一一化解。比赛第13分钟,阿根廷门将内里·蓬皮多(英语:Nery Pumpido)扑球脱手,英格兰球员彼得·比尔兹利抓住机会射门,但没能进球[4],上半场结束时比分依然是0-0。尽管阿根廷在球场上控球时间更长且跑动比对方积极,但仍然无法突破英格兰队的防线。

下半场

编辑

“上帝之手”进球的进攻过程

下半场的比赛因为两个经典时刻的诞生,既名垂史册,又饱受争议[3][13]。

“上帝之手”

编辑

主条目:上帝之手

下半场比赛第6分钟,马拉多纳从球场左侧开始向前跑动,朝位于球场右边的队友豪尔赫·巴尔达诺传出一记低球,冀望形成二过一配合。不过马拉多纳的传球稍稍越过了巴尔达诺的身后,落在了拖后的英格兰中场球员史蒂夫·霍奇(英语:Steve_Hodge)身前。霍奇左脚卸下足球后接下来的行动让人感到费解——他是想将球回传给准备冲出罚球区的本方门将彼得·希尔顿,让后者救球,还是将球直接踢出边线。但不管霍奇的想法如何,他都没能成功,因为球在被他踢到之后反而折射旋进了罚球区,而这正是马拉多纳前进的方向。希尔顿见情况不妙急忙冲向皮球,试图将其打出罚球区,但此时马拉多纳也已赶到,尽管身高只有1.65米的他比希尔顿整整矮了20厘米,马拉多纳还是先一步伸出了左手,一拳把球打入球门[10]:149。

执法这场比赛的主裁判,突尼斯人阿里·本·納賽爾表示并没有看到马拉多纳的故意手球犯规行为,判定进球有效[17]。不过场上的一名助理裁判,保加利亚人博格丹·多切夫(英语:Bogdan Dochev)在2007年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己当时已经看到了马拉多纳的手球动作。但由于在当时的比赛规则中,助理裁判不能向主裁判指出错误的判罚,因此多切夫没能及时通知主裁判纳赛尔这一点[18]。多切夫还表示这届杯赛中数名来自非洲的主裁判不太适应欧洲和世界大赛的比赛气氛,对比赛判罚也没有多少责任心[19]。纳赛尔对多切夫的说法表示并不认可,他说:“我在等多切夫告诉我球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并没有给出手球的信号。而且国际足联赛前发给我们的比赛执法说明上面讲的很明确,如果我的搭档站位比我更好的话,我应该尊重他的意见。”[18]

马拉多纳后来曾说道:“我在等待队友拥抱我,但没有人过来……我告诉他们:‘快过来拥抱我,要不裁判就不让我们这么做了。’”[20]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马拉多纳半开玩笑地表示这个进球“一半功劳属于我马拉多纳的头,一半功劳属于上帝之手”(西班牙語:Un poco con la cabeza de Maradona y otro poco con la mano de Dios)[21]。这也是形容这个进球的词语“上帝之手”的由来。“上帝之手”让本已冲突不断的两国足球关系进一步紧张:英国球迷认为这场比赛阿根廷人的胜利是一场骗局[22],阿根廷球迷则享受这个领先的时刻。比如曾在1974年至1982年担任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主教练一职的塞萨尔·梅诺蒂(英语:César Luis Menotti)就说过:“漂亮!太棒了!这个进球就是这么不公,就是这么残忍,只因我们深深伤害了英国人。[23]” 。

2000年,马拉多纳在他的自传《我是迭戈》中承认了这个进球是故意手球:“现在我能够讲述那个时候我不能讲的话,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称之为‘上帝之手’的那个球……什么上帝之手,那是迭戈[注 1]之手!就像是偷了英格兰人的钱包。”[10]:149

世纪最佳进球

编辑

主条目:世纪最佳进球

迭戈·马拉多纳向前带球,特里·布彻试图阻挡马拉多纳前进。

马拉多纳带球趟过门将彼得·希尔顿之后踢進“世纪最佳进球”。布彻阻止马拉多纳射门未果。

马拉多纳在打进“世纪最佳进球”后尽情庆祝,身后的布彻(穿6号球衣)坐在球场上。

在马拉多纳上演“上帝之手”进球的4分钟之后,他又踢進了日后被称作“世纪最佳进球”的进球。这一进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精彩的个人进球[4][9]。阿根廷中场球员埃克托·恩里克(英语:Héctor Enrique)从本方半场将球传给马拉多纳,随后马拉多纳在10秒内向着60码(合54.864米)之外的英格兰队大门一路冲刺,中途过掉了四名英格兰球员:彼得·比尔兹利、彼得·里德、特里·布彻(英语:Terry Butcher)(两次)和特里·芬威克(英语:Terry Fenwick)。接着马拉多纳以一个假动作将英格兰队门将彼得·希尔顿晃到身后,破门得分。阿根廷此时已经2-0领先英格兰[24]。

关于这个进球,马拉多纳曾说过:“本来我想把球传给巴尔达诺,但是当我赶到他那里的时候他们(英格兰球员)把我围的严严实实,我根本没有机会传球,因此我只能继续一个人单打独斗来进球了。”[25]后来马拉多纳也曾对英格兰队的公平竞赛精神表示赞扬,他说:“如果我们对阵的是另外的任何一支球队,那我根本踢不进这样的球,因为在那之前他们就把我撂倒在地了;他们(英格兰球员)是世界上最高尚的球员。”[26]而助攻马拉多纳得分的恩里克在赛后也打趣说他的传球非常准确,马拉多纳不可能进不了球[27][28]。这句玩笑不久在阿根廷流行起来,经常用在有球员精彩地踢进球的时候[29][30]。

2002年,作为迎接当年举办的世界杯的一项活动,马拉多纳的这个进球在国际足联官网上被评选为“世纪最佳进球”[31],这个进球的得票数击败了英格兰球员迈克尔·欧文在1998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对阵阿根廷时踢進的个人长途奔袭进球。马拉多纳在1986年世界杯半决赛击败比利时时踢進的另一个进球排名第四位[31]。

在西班牙语国家中,这个进球经常和乌拉圭足球记者维克托·乌戈·莫拉雷斯(英语:Víctor Hugo Morales)的一段现场解说联系在一起:

他要把球传给迭戈,那里有马拉多纳,两个人在他身边,马拉多纳接到了球,这个世界足球的天才从球场右翼开始前进,他离开了边路,要把球传给布鲁查加……还是马拉多纳!天才!天才!天才!那儿,那儿,那儿,那儿,那儿,那儿!球进啦!球进啦!我要哭啦,上帝啊,足球万岁!这是什么进球!迭戈的进球!马拉多纳!原谅我的哭泣,马拉多纳,为了难忘的奔袭,为了这个从古至今最伟大的进球!宇宙小风筝,你从哪个星球来到人间?你将众多英格兰人甩到身后,你让阿根廷握紧拳头哭泣!阿根廷2-0英格兰!迭戈的进球!迭戈的进球!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感谢你,上帝,为了足球,为了马拉多纳,为了那些泪水,为了阿根廷2-0英格兰[注 2]。 — —维克托·乌戈·莫拉雷斯[32][33]

莱因克尔的进球,阿根廷的胜利

编辑

在阿根廷取得两球领先优势后,英格兰将2名替补球员——克里斯·沃德尔和约翰·巴恩斯——先后派上球场,意图加强进攻。英格兰人几乎得到了回报:在比赛前半段消耗了太多体力的阿根廷人逐渐疲于奔命,英格兰人则开始大规模进攻,欲将比分扳平。在格伦·霍德尔和约翰·巴恩斯的带动下,英格兰创造了许多进球机会。第81分钟,莱因克尔接到巴恩斯的传球破门得分,踢進个人在本届世界杯的第6粒进球[4]。在莱因克尔进球后不久,替补出场的阿根廷球员卡洛斯·塔皮亚(英语:Carlos Daniel Tapia)立刻还以颜色,他的射门击中门柱内侧弹出[13] 。英格兰队最终没能再次改写比分,阿根廷队2-1击败对手,晋级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