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IR抖动状态展示
最近经常有我们的用户在社群里发帖询问:
“帮忙看看为什么我这张图片噪点这么多呀,是不是相机不行呢?”
哦我迷人的小可爱,或许你可以试试抖动呀。
什么是抖动?
我们这里试图简单的解释一下什么是抖动,以及为什么需要抖动。
在拍摄深空时,经过良好的极轴校准和导星,通常你的获得的图像,每一张星点位置都是一致的,由此在长曝光时所产生的热噪声位置也都是一样的。噪点累积,会在图像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大幅度降低图像质量不说,还会盖掉原来位置的星点。
未抖动 VS 抖动
对此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单次曝光后,使镜筒/相机随机在上下左右的位置,偏移一点点像素,这个偏移的角度通常非常小,只有几角秒。这样芯片上的热噪声就会平均分布,而不是存在于每一帧的同一个位置。在叠加时,噪点均匀分布,软件的降噪处理等措施也更行之有效。
下图为Jerry Lodriguss的dither示意图片,图片中很明显看到星点的位置在每一次曝光后都发生了小小的随机位移。
这里还有另一张图像对比,来自牧夫大佬wujingping,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未抖动和抖动的区别。
未抖动 VS 抖动
这样明显的区别,难怪国外的天文摄影爱好者一直在说“Dither or die”(要么抖动,要么死)了。
怎么抖动?
所以要怎么抖动呢,肯定不能靠手直接晃镜筒。过去的抖动,需要完全关掉自动导星,微量移动赤道仪,完成一次曝光后再将自动导星开启,重复该过程。基本上一整晚都浪费在这个上面,非常辛苦。
但是在ASIAIR中,我们可以快捷的设置抖动,省心省力。
从导星相机设置>抖动设置进入抖动页面,为了避免太多的数据和选项造成干扰,我们精简了选项,你只需设置“抖动范围”“稳定范围”“稳定时间”这最重要的三项即可。
抖动范围,也即每次图像移动的距离,单位为像素,最后会反馈到赤道仪的抖动。
稳定范围,赤道仪完成抖动后,将在设定的数值范围内等待稳定,单位为角秒,稳定后,将进行下一帧的曝光拍摄。
稳定时间,结合稳定范围,在赤道仪完成抖动后,导星曲线在稳定范围内需要持续多久才开始下一次曝光。
初次使用我们建议将抖动范围设置较小,稳定范围设置较大,稳定时间设置较小。
那么“每张间隔”又是什么呢?其实意思很简单,是说每拍摄多少张图像后进行抖动,你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抖动频率。默认的设置是1,即每次长曝光后都会抖动。
38x60s,使用抖动(图片来源:Kanel0728)
43x60s,未使用抖动(图片来源:Kanel0728)
可能有的朋友听过国外的5%抖动法则,即在拍摄完总帧数的5%后,开始一次抖动。比如说,你计划使用某通道滤镜拍摄59帧,那么最好每拍完2.5帧后就抖动一次。
但这个原则的前提是你在拍摄之前,就明确自己要拍摄多少帧。很多时候由于天气状况变化,我们不能确定当天要拍摄的总帧数,因此保守起见,我们这里可以直接沿用默认设置1,或者为了更流畅的体验,设置在2或者2以上。
抖动仅限赤经轴
在即将正式发布的1.4.4新版本中,我们还增加了另一个功能:抖动仅限赤经轴。
这一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更多赤道仪使用需求,比如说星野赤道仪、其他赤纬回差比较大导致抖动后难以稳定的赤道仪。
ASIAIR抖动状态展示
在设置完导星和抖动后,我们就可以解放双手,交给ASIAIR PRO给我们控制一切。
导星主界面展示的抖动状态
在导星界面中可查看导星和抖动的全部状态。其中完成抖动的时刻,将使用文字“抖动”在导星曲线上标注。
冷冻相机也需要抖动吗?
正常情况下单反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深空抖动是必须的,但冷冻相机制冷后暗电流已经很小,足以通过暗场来很好的扣除。所以通常会忽略抖动,但抖动还是可以让噪声分布更均匀,最终出片效果更佳!
而且像ASI533/ASI2600/ASI6200这类暗电流本身就很小,而且完全没有辉光的冷冻相机,开启抖动功能之后都不用扣暗场了!这就是抖动的魅力。
抖动≠位移
最后需要给大家稍微提个醒,抖动≠位移。有的时候,如果你的赤道仪极轴没有对准、或者说本身精度不高,甚至是压根没有开启导星,图像中的星点会发生位移。那么这种位移是不是可以当做天然的抖动呢?
虽然看起来挺像这么回事,但其实是不可以的。抖动是在随机方向进行的位移,但是基于以上原因所导致的位移,通常是在同一个方向的,所以最终你在叠加后的图像里看到的应该是深浅不一的细条纹,如下图。
完成!关于ASIAIR PRO导星时抖动的相关玩法,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如需要更多ASIAIR PRO使用指南,可以前往“振旺光电ZWO”的下拉菜单“ASIAIR-APP使用”中查看~
写在最后:本教程在写作过程中查阅多方资料,在此特别感谢牧夫的“田麦”“wujingping”等各位大佬,有你们的珠玉在前,ZWO攻略小组才更有底气的完成本教程。非常感谢!
● ● ●
苏州振旺光电有限公司
(公众号 ID:ZWOASI)
苏州振旺光电(ZWO)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由天文爱好者创办的专门为天文爱好者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在过去的数年间,我们服务过全球数万计的天文爱好者,开发过数百款天文产品,研发过数十款CMOS天文相机,创造过数个天文摄影领域的第一。我们研发的相机,涵盖行星、深空摄影;我们开发的软件,跨越Windows、Mac、Linux、涵盖Android和IOS手机端;我们的用户,足迹遍布全球7大洲;我们的代理商,分布在欧亚、北美、非洲大陆。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因为专业,所以卓越
ZWO从最开始的1个人到现在60多名员工,我们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聚到一起:
让天文变得更简单和有趣!
欢迎相关人士与我们联系
微信私人客服:ZWO天文摄影人(ID:HI-Z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