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就是两根木条?有本事自己做做看啊
第一个视频拍摄于2011年,在YouTube上很容易找到(「木曽路」マイ箸作り体験してきました!)
这个视频非常清晰的还原了筷子制作的几个步骤,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截图看到制作筷子的几个关键工具。
桌面上放置了制作筷子的一套工具,从左到右分别为:筷子四个面刨削模具,用2和1做了清晰的标识(这里的1和2用途先不讲,下一个视频来说明);标识3的为筷子4面倒角的模具;再往右是一把斜口的日本刨;最右边为倒角时日本刨安装基座。
这个画面是把筷子置入1号模具中,这个模具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一次可以同时加工一双筷子。而这套筷子制作工具选用了斜口的日本刨也非常有助于硬木加工时很轻松完成刨削工作。
通过这张截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刨刃的方式
刨刀工作状态
从侧面我可以看出来在2号模具加工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深度
2号模具的加工筷子的3、4面
经过1号模具和2号模具的加工,筷子的大小头已经呈现,就是所谓筷子的锥度行成了,这个3号模具是进行倒角。请注意右侧的日本刨已经安装在倒角模具上了。
倒角完成后,开始对筷子头进行打磨,在这个视频中我们并没有看出对筷子头部做任何锯切处理。
因为倒角后,筷子呈4个大面和4个小面,这时候通过打磨让筷头顶部的8个边变得圆润顺滑。
最后筷子制作完成,当然视频中没有看到涂装处理,也行就是一双原生态的桧木筷子。
第二个视频是日本酒井产业株式会社于2014年推出了针对DIY木工活动的筷子制作治具,这个视频于2015年3月上传到YouTube
(【DIY】【箸作り】ヒノキのマイ箸作り|How to make chopsticks|酒井産業 )
下面我们根据视频分解几个关键动作
第一步骤,调整刨刃,通过一张白纸来把刨刃调整到最合适的刨削深度
第二步骤是在筷子胚料的尾部四个面分别标注1、2、3、4,确定刨削加工顺序
由于使用日本刨削,所以将模具至于防滑垫上,在尾部有个档条,这样拉刨工作时相当于一个刨挡块,可以用力刨削。
将磨具设置在1-2位置(这里所看到1-2表示标注1面和标注2面刨削模具区分,可以称为A面,而我们所看到的1-2可以活动,其实那是一个挤压结构,通过里外调整来压紧固定筷胚料,并无实际数值的差异。见下图角利筷子模具所示),先对刨胚料的1面和2面进行刨削,目的是通过设置刨削深度,通过1-2的变化来调整刨削量。这样在对1面和2面进行刨削时获得了一个斜面,筷子胚料两个面斜度行程。在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筷子基本尺寸,所以1-2的深度是一个给定固定值。这个固定值需要经过计算,实际上是个几何问题,因为这里的深度刨削后并非最后筷子头部的实际宽度。
日本角利工具在民间DIY的基础上于2015初年开发了一套商品的筷子制作模具:
筷胚料设置好后,对标注的1面进行差不多20-20次刨削,知道刨削设置的深度后的余料消失为止。
标注1面刨削完成后,对标注2面进行同样的刨削。
标注1面和标注2面完成后,需要将模具翻到B面(设置在3-4的面)的目的是,在1-2的刨削所获得的厚度基础上,通过对标注3面和标注4面的刨削,达成以筷料中心不变,四面厚度均匀一致。这里就是前面所提到的,1-2设置深度的固定值必须结合3-4设置的固定值。而这个值我们事先均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来达成。这个不是什么伟大的发明,仅仅是一道数学几何题。
这个是告诉您另一支筷子也按照1、2 、3、4和A表面的顺序完成刨削 。
我们可以看到筷胚未加工前和加工后的对比。
这个制作筷子模具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设计了一个筷子长短测量的方式,通过设置和大拇指之间的距离对比换算,请注意不是长短的绝对值。
换算获取筷子的长度后,锯切掉多余的部分
然后对筷子精细倒角、打磨
打磨完成后,使用木蜡油或者其他无害材料对筷子表面进行涂装,这样,一双筷子就制作完成了。
看完上面两个视频,大家可能会问:怎么这个教程制作出来的筷子和我们日常的筷子元素有些差异?比如筷子尾部的钻石头部?比如筷子应该天圆地方等等?
其实,筷子的制作,尤其模具的设计,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其中有文化的理解,也有工艺的简易程度。
当然更多的人早已想出了更多的工艺解决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吧。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筷子制作的模具,有的抢着申请国内专利,有的号称全球率先发明,其实没什么争论的。
时间点拉回到2015年前后,我们从日本人的这些DIY故事里,仿佛看到了一面镜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